雄安新区为传统产业转移升级制定“路线图”
雄安新区印发《传统产业转移升级工作的实施方案》,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转移升级,打造“区内总部基地+区外制造基地”协同发展模式,多措并举促进群众就业增收,走出一条具有雄安特色的共同富裕发展道路。《方案》明确,不搞简单化“一刀切”,稳定传统企业转移升级发展的预期和信心,发挥本土企业家的“雄安情怀”,掀起“二次创业”的发展热潮,将传统产业转型打造为本土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到今年底,新区传统产业数字化、高端化、服务化、国际化改造转型要取得初步成效,传统产业充分融入新区建设发展,雄安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就业保障工作取得实效。
点评
雄安新区传统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形成安新制鞋、容城服装、雄县塑料包装等特色鲜明的传统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为主,缺乏龙头带动,行业集中度低。大部分企业以基础加工、代工为主要生产模式,生产技术总体较落后,品牌化程度不高,处于行业市场格局中的底端,研发投入普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企业还存在环保压力突出的问题。雄安新区高度重视三县传统产业转移转型升级工作,先后出台了指导意见和系列政策措施,从5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并连续安排年度专项支持资金。十四五”时期,河北省将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牛鼻子”,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向纵深发展。雄安新区创新高地效应初显,形成一批环京津协同创新增长极,承接京津创新资源能力明显增强,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生态圈。《方案》的出台,为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转移升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提升新区发展能级,加快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指明了方向。新区还将从资金、金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对此,《方案》提出,设立新区传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加强投资,鼓励传统产业在项目投资、技术改造、科技研发、购置设备、市场开拓等方面创新做强。
―END―
标签:   雄安新区 路线图 自主创新